西门子触摸屏6AV6648-0DE11-3AX0详细说明
半导体材料可按化学组成来分,再将结构与性能比较特殊的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单独列为一类。按照这样分类方法可将半导体材料分为元素半导体、无机化合物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和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
元素半导体:
在元素周期表的ⅢA族至IVA族分布着11种具有半导性的元素,其中C表示金刚石。C、P、Se具有绝缘体与半导体两种形态;B、Si、Ge、Te具有半导性;Sn、As、Sb具有半导体与金属两种形态。P的熔点与沸点太低,Ⅰ的蒸汽压太高、容易分解,所以它们的实用价值不大。As、Sb、Sn的稳定态是金属,半导体是不稳定的形态。B、C、Te也因制备工艺上的困难和性能方面的局限性而尚未被利用。
因此这11种元素半导体中只有Ge、Si、Se 3种元素已得到利用。Ge、Si仍是所有半导体材料中应用较广的两种材料。
无机化合物半导体:
分二元系、三元系、四元系等。 二元系包括:
①Ⅳ-Ⅳ族:SiC和Ge-Si合金都具有闪锌矿的结构。
②Ⅲ-Ⅴ族:由周期表中Ⅲ族元素Al、Ga、In和V族元素P、As、Sb组成,典型的代表为GaAs。它们都具有闪锌矿结构,它们在应用方面仅次于Ge、Si,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③Ⅱ-Ⅵ族:Ⅱ族元素Zn、Cd、Hg和Ⅵ族元素S、Se、Te形成的化合物,是一些重要的光电材料。ZnS、CdTe、HgTe具有闪锌矿结构。
④Ⅰ-Ⅶ族:Ⅰ族元素Cu、Ag、Au和 Ⅶ族元素Cl、Br、I形成的化合物,其中CuBr、CuI具有闪锌矿结构。
⑤Ⅴ-Ⅵ族:Ⅴ族元素As、Sb、Bi和Ⅵ族元素 S、Se、Te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形式,如Bi2Te3、Bi2Se3、Bi2S3、As2Te3等是重要的温差电材料。
⑥*四周期中的B族和过渡族元素Cu、 Zn、Sc、Ti、V、Cr、Mn、Fe、Co、Ni的氧化物,为主要的热敏电阻材料。
⑦某些稀土族元素 Sc、Y、Sm、Eu、Yb、Tm与Ⅴ族元素N、As或Ⅵ族元素S、Se、Te形成的化合物。
**化合物半导体:
已知的**半导体有几十种,熟知的有萘、蒽、聚、酞菁和一些芳香族化合物等,它们作为半导体尚未得到应用。
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 :
这类半导体与晶态半导体的较大区别是不具有严格周期性排列的晶体结构
通信前需在系统设定区域的DM6650-DM6653中进行通信条件设定,具体内容见表。
表 PLC通信设定区功能说明
通道地址 | 位 | 功能 | 缺省值 | |
DM6650 | 00-07 | 上位链接 | 外设通信口通信条件标准格式设定: 00:标准设定(启动位:1位、字长:7位、奇偶校验:偶、停止位:2位、比特率:9600bps) 01:个别设定(由DM6651设定) | 外设通信口设为上位链接 |
08-11 | 1:1链接 (主动方) | 外设通信口1:1链接区域设定 0:LR00-LR15 | ||
12-15 | 全模式 | 外设通信口使用模式设定 0:上位链接 2:1:1链接从动方 3:1:1链接主动方 4:NT链接 | ||
DM6651 | 00-07 | 上位链接 | 外设通信口比特率设定 00:1200bps 01:2400bps 02:4800bps 03:9600bps 04:19200bps(可选) |
|
08-15 | 上位链接 | 外设通信口帧格式设定 启动位 字长 停止位 奇偶校验 00: 1 7 1 偶校验 01: 1 7 1 奇校验 02: 1 7 1 无校验 03: 1 7 2 偶校验 04: 1 7 2 奇校验 05: 1 7 2 无校验 06: 1 8 1 偶校验 07: 1 8 1 奇校验 08: 1 8 1 无校验 09: 1 8 2 偶校验 10: 1 8 2 奇校验 11: 1 8 2 无校验 |
| |
DM6652 | 00-15 | 上位链接 | 外设通信的发送延时设定 设定值:0000-9999(BCD),单位10ms |
|
DM6653 | 00-07 | 上位链接 | 外设通信时,上位Link模式的机号设定 设定值:00-31(BCD) |
|
08-15 | 不可使用 |
1.汽车总装线系统构成与要求
汽车总装线由车身储存工段、底盘装配工段、车门分装输送工段、较终装配工段、动力总成分装、合装工段、前梁分装工段、后桥分装工段、仪表板总装工段、发动机总装工段等构成。
车身储存工段是汽车总装的**个工序,它采用ID系统进行车身型号和颜色的识别。在上件处,由ID读写器将车型和颜色代码写入安装在吊具上的存储载体内,当吊具运行到各道岔处由ID读写器读出存储载体内的数据,以决定吊具进人不同的储存段。出库时,ID读写器读出存储载体内的数据,以决定车身送到下件处或重新返回存储段。在下件处,清除存储载体的数据。在上下线间,应在必要的地方增加ID读写器,以确定车身信息,防止误操作。采用人机界面以分页显示该工段各工位的运行状况,车身存储情况、饱和程度、故障点等信息。
总装线的所有工段都分为自动操作和手动操作两种形式。自动时,全线由PLC程序控制;手动时,操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操作。整条线在必要的工位应有急停及报置。
整个系统以三菱PLC及现场总线CC-Link为核心控制设备,采用接近或光电开关监测执行结构的位置,调速部分采用三菱FR-E500系列变频器进行控制,现场的各种控制信号及执行元件均通过CC-Link由PLC进行控制。
2.系统配置
汽车总装线的系统配
3.系统功能
本总装线电控系统总体上采用“集中监管,分散控制”的模式,整个系统分三层,即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信息层由安装在中央控制室的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构成,操作站的主要作用是向现场的设备及执行机构发送控制指令,并对现场的生产数据、运行状况和故障信息等进行收集监控;工程师站的主要作用是制定生产计划、管理生产信息。它们的连接采用通用的Ethernet,并通过安装在MELSECNET/10网主站PLC上的Ethernet模块实现与设备控制层各PLC间的数据交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工程师站与管理层的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使得管理者可以在办公室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阅。
控制层采用三菱的MELSECNET/10网,将总装线各工段上(除前桥和后桥分装工段外)的8套Q2AS PLC相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它具有传输速度高(10Mbps)、编程简单(***网络指令)、可靠性高、维护方便、信息容量大等特点。车身储存工段采用一台三菱 A975GOT人机界面,实现对该工段现场信息的高速响应。
设备层采用四套CC-Link,分别挂在车身储存工段、底盘装配工段、车门分装储存工段和内饰工段的PLC上。CC-Link现场总线具有传输速度高(较高10Mbps)、传输距离长(1200m)、设定简单、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特点。它通过双绞线将现场的传感器、泵、阀、ID读写器、变频器及远程I/O等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这样变频器的参数、报警信息等数据不但可以方便地由PLC进行读写,而且可由上位机和GOT通过PLC方便地进行监控和参数调整。使用ID读写器容易进行车体跟踪,减少了信息交流量,使生产线结构实现高度柔性化,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资源。
4.系统优点
(1)保持稳定的自动化生产 本系统内的任何设备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其他操作、过程、设备的运行。即使此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设备发生故障,甚至掉线,仅仅故障发生处的设备不能进行自动操作,其他所有设备都将连续工作。当故障排除后,设备能够自动动恢复运行而不需将整条生产线重新上电。
(2)确保产品质量 生产数据被实时收集并监控,并根据这些生产数据可进行必要的修补操作。这些生产数据(包括产品的质量信息)被保存在上位机中,并由上位机进行管理。
(3)维护方便 MELSECNET/10网和CC-Link具有方便直观的维护功能,便于查清故障发生点及其原因,可迅速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上位机实时收集故障发生的原因、时间等历史数据,为以后的维护提供参考。
(4)提高系统的柔性 对操作内容及设备的增加或改变的灵活响应是这个系统的显著特点。MELSECNET/10网和CC-Link具有预留站的功能以及Q2AS PLC*特的结构化编程的理念,均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系统生产内容改变的灵活响应。
(5)节省人力资源 系统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有效地节省了人力资源,并较大地改善了操作者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