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西门子代理商
输出模块是将PLC内部低电压信号转换为外部输出设备所需的驱动信号。选择时主要应该考虑负载电压的种类和大小、系统对延迟时间的要求、负载的状态变化是否频繁等。
1.输出方式的选择
开关量输出模块有三种输出方式: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和晶体管输出。继电器输出的价格便宜,既可以用于驱动交流负载,又可用于直流负载,而且适用的电压大小范围较宽、导通压降小,同时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强。但它属于有触点元件,其动作速度较慢、寿命短,可靠性较差,因此,只能适用于不频繁通断的场合。当用于驱动感性负载时,其触点动作频率不**过1Hz。
对于频繁通断的负载,应该选用双向晶闸管输出或晶体管输出,它们属于无触点元件。但双向晶闸管输出只能用于交流负载,而晶体管输出只能用于直流负载。
2.输出接线方式的选择 按PLC的输出接线方式的不同,一般有分组式输出和分隔式输出两种,
分组式输出是几个输出点为一组,共用一个公共端,各组之间是分隔的,可分别使用不同的电源。而分隔式输出的每一个输出点有一个公共端,各输出点之间相互隔离,每个输出点可使用不同的电源。主要应根据系统负载的电源种类的多少而定。一般整体式PLC既有分组式输出,也有分隔式输出。
3.输出电流的选择
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驱动能力)必须大于负载的额定电流。用户应根据实际负载电流的大小选择模块的输出电流。如果实际负载电流较大,输出模块无法直接驱动,可增加中间放大环节。
4.同时接通的输出点数量
选择输出模块时,还应考虑能同时接通的输出点数量。同时接通输出的累计电流值必须小于公共端所允许通过的电流值。如一个220V/2A的8点输出模块,每个输出点可以通过2A的电流,但输出公共端允许通过的电流不是16A(8X2)通常要比此值小得多。一般来说,同时接通的点数不要**出同一公共端输出点数的60%。
5.输出的较大负载电流与负载类型、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表1为FX系列PLC的输出技术指标,它与不同的负载密切相关。另外,双向晶闸管的较大输出电流随环境温度升高会降低,在实际使用中也应注意。
PLC编程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以下是PLC编程学习心得总结。
PLC编程学习心得总结如下,望工控朋友们有更好的方法请补充:
1.有一定的电工基础-----掌握传感器、接近开关、编码器、气动元件等常用器件的使用及继电器控制原理。
2.再学数制及数制转换-----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BCD码、ASCI码的概念。
3.选择你所在地区流型的PLC品牌做为学习的机种.---------学会后可以更好的与实际工作对接。
4.买台手提电脑(配制不低于CPU较好是双核或以上 ,1G内存,硬盘80G,带串口)----*学习及外出干活的工具。
5. 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文件保存以及WORD、EXCEL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电脑使用者必会);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如编程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打字(用于程序及加注释)。
6.寻找PLC编程软件及软件、教学软件(当然还要学会使用它们)。-----*学习用具。
7. 买相关书及视频教材。-----学习资料。
8. 找齐该PLC编程手册、使用手册、使用案例,可从网上收集或参加产品推广会获得。----工作中肯定会用到的资料.
9. 以上准备好后,您可以自学PLC了,一般来说PLC梯形图的基本指令好学,其逻辑关系与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相通。但功能指令就难很多了。
10.较好是到有实力口碑好的学校培训.-----比起自学可缩短学习时间,学得更系统,还可多交恩师、学友以利于今后发展。
11. 用一切办法多结识周围的**、PLC厂家、代理商,以便于得到他们的帮助及有用的信息。
12. 坚持学习,多与**交流,多动手实践.-----编程是理论与技能高度结合的,应多看书多实践才能提高编程技术。
13. 当外出包工程时,还要准备该类型PLC程序软件------因为有时你会忘记自己程序中已加的密码,还有时是别人加密的程序,客户要你将它再优化、增加新功能、修改参数、将原来定时停机的程序删除。这也是很多人找解码软件的原因
PLC梯形图编程语言是从继电器接点控制线路图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编程语言,两者的结构非常类似,但其程序执行过程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同样作为继电器接点控制系统与梯形图的基本组成3要素——触点、线圈、连线,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1.触点的性质与特点
梯形图中所使用的输入、输出、内部继电器等编程元件的“常开”、“常闭”触点,其本质是PLC内部某一存储器的数据“位”状态。程序中的“常开”触点是直接使用该位的状态进行逻辑运算处理;“常闭”触点是使用该位的“逻辑非”状态进行处理。它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
①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在程序中无限次使用,它不像物理继电器那样,受到实际安装触点数量的限制。
②在任何时刻,梯形图中的“常开”、“常闭”触点的状态是一的,不可能出现两者同时为“l”的情况,“常开”、“常闭”触点存在严格的“非”关系。
2.线圈的性质与特点
梯形图编程所使用的内部继电器、输出等编程元件,虽然采用了与继电器控制线路同样的“线圈”这一名称,但它们并非实际存在的物理继电器。程序对以上线圈的输出控制,只是将PLC内部某一存储器的数据“位”的状态进行赋值而已。数据“位”置“1”对应于线圈的“得电”;数据“位”置“0”对应于“断电”。因此,它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
①如果需要,梯形图中的“输出线圈”可以在程序中进行多次赋值,即在梯形图中可以使用所谓的“重复线圈”。
②PLC程序的执行,严格按照梯形图“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时序执行,在同一PLC程序执行循环内,不能改变已经执行完成的指令输出状态(已经执行完成的指令输出状态,只能在下一循环中予以改变)。有效利用PLC的这一程序执行特点,可以设计出许多区别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特殊逻辑,如“边沿”处理信号等。
3.连线的性质与特点
梯形图中的“连线”仅代表指令在PLC中的处理顺序关系(“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它不像继电器控制线路那样存在实际电流,因此,在梯形图中的每一输出线圈应有各自独立的逻辑控制“电路”(即明确的逻辑控制关系),不同输出线圈间不能采用继电器控制线路中经常使用的“电桥型连接”方式,试图通过后面的执行条件,改变已经执行完成的指令输出。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系统时,因为原有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经过长期使用和考验,已经被证明能完成系统要求的控制功能,而继电器电路图与梯形图在表示方法和分析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根据继电器电路图来设计梯形图,即将继电器电路图“转换”为具有相同功能的PLC的外部硬件接线图和梯形图。因此根据继电器电路图来设计梯形图是一条捷径。使用这种设计方法时注意梯形图是PLC的程序,是一种软件,而继电器电路是由硬件元件组成的,梯形图和继电器电路有很大的本质区别,例如在继电器电路图中,各继电器可以同时动作,而PLC的CPU是串行工作的,即CPU同时只能处理1条指令,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梯形图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种设计方法一般不需要改动控制面板,保持了系统原有的外部特性,操作人员不用改变长期形成的操作习惯